發布時間: 2021-10-08 17:30:21
雖然開源源自自由軟件(Free Software),成本上往往低于商業軟件,但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”,在我們享受開源帶來的好處之時,往往還面臨著不可忽視的挑戰。
根據 GitHub 2020 報告,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間,Github 上的全球開發者數量已經超過 5600 萬,這一數字預計在 2025 年 將達到 1 億。作為擁有最龐大開發者群體的開源項目托管平臺,Github 開發者數量的持續增長也直接反映了開源熱。
與此同時,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數據是,中國的開源貢獻者(2020 年占比 10%)已經躍居全球第二,并且占比持續在上升,預計在 2025 年將達到 13%。
“中國開發者從一個開源的使用者,已經變成全球主流的開源貢獻者。開源的協作創新開發模式,也成為推動軟件產業持續創新發展的源泉?!? 月 23 日,在華為全聯接大會 2021 上,華為云與計算開源業務(OSDT)總經理堵俊平宣布,華為啟動“開源雨林”計劃,吸納更多開源生態伙伴加入,幫助更多企業更好的使用開源、貢獻開源。
毋庸置疑,當前國內開源熱度空前高漲,但顯而易見,開源并不是“開放源代碼”就完事,企業組織使用開源更不是毫無規章,開源背后涉及的人、社區、管理等等因素,都是有講究的。而由于國內開源整體起步較晚,企業在采用開源加速創新的同時,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。帶著這些思考,InfoQ 受邀參加華為全聯接大會 2021,透過華為的路徑看國內開源的發展現狀和趨勢,并深入了解“開源雨林”計劃背后的考量,希望此文能為讀者帶來參考。
擁抱開源,也要懂得治理
擁抱開源已是行業趨勢,市面上的開源軟件幾乎覆蓋了目前軟件技術棧的大部分?!伴_源已成為全球軟件技術和產業創新的主導模式,是加速基礎軟件發展、社會高效協作的模式”,堵俊平表示,無論是大型的互聯網企業,還是普通的軟件開發者如今都可以借助開源,開發出各個領域的軟件并改變傳統工業、農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根據信通院發布的 2020 開源生態白皮書,2019 年我國企業已經使用開源技術的企業占比為 87.4%,企業對開源技術的接受程度較高,使用開源技術已成主流。其中,超半數企業使用開源軟件應用于數據庫方向,云計算領域已普遍應用云計算開源技術,超七成的企業應用開源容器技術,超六成的企業已經應用或正在測試微服務框架。
但由于中國的開源起步較晚,中美用戶生態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,國內企業用戶對開源認識不足,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內開源的發展。雖然國內使用開源技術的企業多,但是真正理解并且參與貢獻的甚少。
另有數據顯示,中國的 500 強企業中,有約 96.6% 其實不了解開源,僅 2% 參與開源貢獻。相比而言,全球 500 強企業中有 79.2% 了解開源,并且 22% 參與了開源貢獻。
目前,國內企業對開源存在一些“誤解”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免費:開源軟件都是免費的,企業無需為開源軟件付費,導致商業發行版市場空間降低。
合規:開源軟件可以隨意使用和 fork,導致企業技術債和安全漏洞頻發、擠壓商業發行版市場空間。
選型:不理解上下游社區及社區 fork 的關系,導致不能較好地分辨社區是否可延續。
競爭力:競爭力開源后如何變現,不了解開源的商業模式,導致社區參與度不足。
社區:不知道如何參加開源社區,也不了解參加社區投入產出,導致社區參與度不足。
開源治理是針對開源引入過程、自發開源過程、開源社區維護等方面的一套流程體系,是推動開源生態良性發展的有效手段。對企業來說,不理解開源,就無法真正發揮技術創新作用賦能自身數字化轉型;不熟悉開源的安全、合規、生命周期及效率(工具),企業引入開源就容易得不償失,導致成本過高及鏈路過長。
總的來說,目前企業用戶在使用開源軟件時遇到的挑戰主要包括安全(漏洞修復能力,漏洞修復服務,漏洞修復流程)、合規(許可證沖突,識別合規風險,知識產權風險)、生命周期(存量軟件升級,建立流程和規則,參與上游社區貢獻)、效率(管理平臺,開源軟件庫,代碼掃描工具)等幾方面。
因此,企業對于開源治理的訴求愈加迫切?!叭A為公司愿意把在開源領域長期積累的經驗分享給伙伴?!倍驴∑奖硎?。
提升全行業開源技術水平
據悉,“開源雨林”計劃是一次全新的嘗試,它將從開源通識、開源使用、開源貢獻三大方面構建開源課程體系,幫助企業快速理解開源理念,掌握實戰方法。
同時,華為也將發揮自身技術優勢與經驗優勢,在團隊、機制、項目三方面提供咨詢服務,協助企業構建開源能力中心,逐步提升全行業開源技術水平。
堵俊平講解“開源雨林”計劃
具體而言,華為把相關的理論和案例總結為十門開源專業課程,以授課的方式讓企業快速具備實戰基礎。同時,華為也會選擇和部分企業共建開源能力中心,或者采用聯合創新項目的方式完成企業組織和流程搭建,讓企業具備實戰能力。
為什么是華為?華為是否具備相應的基礎?相信在“開源雨林”計劃亮相之后,部分人會產生類似的疑問。
但若深入了解,則不難發現,近些年華為從開源的參與者逐步走向開源的引領者。目前華為在認可度高基金會(包括 Linux、CNCF、Linaro、OpenStack 等)擁有十多個董事席位,以及 200 多個 TSC、PTL、Core Committer 席位。在積極參與開源社區的同時,華為也是開源項目的主動貢獻者,涵蓋操作系統、云原生、數據庫以及 AI 等領域。
堵俊平介紹道,華為早在使用開源之初就成立了開源能力中心,并建立了可信開源的管理流程,已經有了 10 多年的社區經驗積累。除了大力發展華為開源社區,華為還在 CHAOSS 社區共享開源治理、社區運營、基礎設施經驗,共建開源項目 / 社區度量標準。近期,華為還加入了 OpenChain 項目(由 Linux 基金會發起的一項旨在簡化開源合規性的項目,幫助各種組織更高效地解決開源許可證一致性問題),希望能為打造安全可信的開源軟件貢獻更多的力量。
事實上,自 2019 年華為全面提出了軟件開源的戰略后,華為開源的實力開始顯現。在過去兩年時間里,華為陸續推出了 openEuler、OpenHarmony、MindSpore 、openGauss、KubEdge、EdgeGallery、Karmada 等平臺級開源項目,涉及到數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、智能終端操作系統、AI 計算框架、分布式數據庫、邊緣計算、多云容器編排系統、等基礎軟件項目。
由于歷史因素,中國基礎軟件競爭力十分薄弱,因此華為希望推動中國構建世界級的基礎軟件開源社區。
以 openEuler 為例,當下政企用戶對于自主可控開源的操作系統替換關注度很高,openEuler(開源的 Linux 發行版)是數字基礎設施的操作系統。短短兩年,openEuler 已經快速成長為國計民生行業支持多樣性計算的首選操作系統,在運營商、政府、金融、能源行業都具備了大規模商用的能力。在本次大會上,openEuler 21.09 版本正式發布,同時推出了全新的云原生全棧功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自 Linux kernel 5.8 版本以來,華為內核代碼貢獻持續領先,5.10 版本貢獻第一,在華為承諾幫助加強測試的支持下,Linux Kernel 5.10 維護周期從 2 年延長至 6 年。根據 openEuler 社區的版本生命周期,openEuler 22.03 LTS 版本將于明年發布,屆時將會使用 Linux Kernel 5.10 作為該版本的內核。
除了 openEuler,其他開源項目比如 MindSpore、openGauss、Karmada 也在飛速發展。
全場景 AI 計算框架 MindSpore 開源一年多以來快速成長,能力日趨強大,最新 MindSpore 1.5 版本強化全場景能力、原生支持大模型,并新增 AI 科學計算新范式、電磁仿真套件和分子模擬套件,促進 AI 應用于科學計算。
“去 O”一直是政企用戶的目標,企業級數據庫 openGauss 自去年 6 月開源,已經有 70 家企業加入社區,開發貢獻者超過 2000 人,12 家伙伴基于 openGauss 發布商業發行版。如今,openGauss 社區理事會正式成立,包括主流的 DBV(數據庫軟件供應商)、關鍵行業客戶、高校學術機構等 18 家單位,共建共享共治 openGauss 開源社區,一同打造全球領先的企業級開源數據庫新生態。
云原生是大勢所趨,但是對于企業客戶而言,出于數據主權和安全隱私的考慮,企業客戶會考慮使用多云混合云方式開展業務,然而不同云環境的基礎設施能力、安全架構的差異會造成企業 IT 架構和運維體系的割裂,加大多云混合云實施的復雜性,提高了運維成本。今年 4 月,華為正式宣布開源云原生多云容器編排項目 Karmada,并于 9 月將該項目捐贈給云原生計算基金會 CNCF。
金融業的開源使用風險治理
不僅在 IT 和互聯網企業,銀行電信等不少傳統行業客戶也在許多場景引入開源技術,開源已經成為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一大推手。
據了解,華為在推出“開源雨林”計劃之前,就和浦發銀行就金融領域開源治理和開源策略方面有所合作。在金融業迎來發展新機遇的大背景下,浦發銀行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,投入大量人力進行數字化研究,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領域進行開發創新,這其中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大量開源軟件。
但眾所周知,金融企業對監管合規和穩定性尤為嚴苛,銀行產品大量使用開源技術的同時,合規、安全風險如何管控?
華為指出,金融客戶當前仍著重于求解使用開源方面的問題,主要聚焦在安全、合規、生命周期、效率(工具)
當看到華為在 CNCF、Hadoop 等開源社區的貢獻和影響力后,浦發決定和華為公司合作,共同成立浦發·華為開源技術聯合實驗室,圍繞開源使用風險治理結成聯創項目,并提出了樹立開源價值觀、確立方法論和落地實踐三步走的戰略。
首先是樹立開源價值觀,華為開源專家開展了多次現場培訓和在線指導,和浦發一起識別開源使用風險,為后續順利開展工作做好準備。
其次是確立方法論,結合華為開源治理的成功經驗,浦發打造了關于開源使用及治理的頂層設計,從管控風險,到平臺運作,最終實現高效自治。期間浦發結合業務實際,對開源技術引入、使用和安全管理設計了相關流程。
最后是成功落地實踐,在完成上述方法論后,浦發在引入環節規避了開源軟件相關安全風險,通過使用臺賬的記錄做到開源軟件可控可溯。目前開源治理能力已在全行推廣,幫助浦發安全、合規、可靠、高效地評估和使用開源軟件、管理開源資產、把控開源軟件使用中的安全風險。
由于浦發率先在金融業實行開源管理,其能力得到了行業認可,同年浦發牽頭成立金融行業開源技術應用社區,進一步提升了浦發在行業中的影響力。
寫在最后
“只有通過開源,才有機會聚焦全社會全產業鏈的力量迅速提升基礎軟件能力,進而推動全行業的創新?!倍驴∑秸f道。
華為在開源領域的投入有目共睹。需要強調的是,無論是華為加入的開源社區還是創建的基礎軟件社區,都需要攜手企業打通社區和商業的循環,進行可持續性發展。
而如何幫助企業少走彎路,應對開源挑戰并切實有效地防范、化解開源風險的同時,能利用好開源的優勢實現業務價值,驅動業務創新,便是“開源雨林”計劃所要解決的問題。
總而言之,是否要采用開源技術已經不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,未來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使用開源、探索開源,創造無限可能。
上一篇: hcie還有面試嗎
下一篇: 華為認證考試難度大嗎